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問題補充

[1] 參考格式錯誤已修改於上篇。
    之前輸入citation常有期刊名無法大寫,及Title格式跑掉的問
    題,請教恭宏學長才知道原來改endnote設定就可以解決了!
    網路上也找到相關資料可參考:
     http://tul.blog.ntu.edu.tw/archives/2462
     http://tul.blog.ntu.edu.tw/archives/1394


[2]問題:

1.      在進行測驗時,究竟是由個案自行閱讀紙本測驗就足夠還是需要治療師朗讀,抑或是由個案朗讀出題目,或是由專人錄音成CD播放,實際進行研究時需選擇哪一種較佳?

a. 設計者如何建議/使用?以錄音帶撥放故事內容
b. 目前的使用者【已發表之論文】如何使用?施測者大聲朗讀測驗故事,受試者同時閱讀手上紙  本測驗的故事
c. 你認為優缺點為何?
    個案自行閱讀紙本:  個案專注度較低,可能分心,但較簡單方便。
    治療師朗讀 :可能受治療師影響。
    個案朗讀出題目 :我覺得可讓個案專心又不受治療師影響,但是需要個案願意。
         專人錄音成CD: 可讓個案專心又不受治療師影響,但選擇合適之專人較不易。
    

2.      原測驗發展者有考量到題目次序問題,可是似乎在一般臨床研究不會做這樣的設計?
a.      Why?  臨床可行性不高,且順序影響不大。
b.      你認為那些題目會受到【施測順序】所影響

3.      我觀察相關研究,大部分都會做再測信度及區辨效度之驗證,那關於內部一致性,究竟是在何種情況會讓研究者覺得需要驗證此特性?
a.      若是單向度,即可驗證之
b.      相關研究,有驗證單向度嗎? If not, 內在一致性之意義有限

4.      再測信度之2次測驗多約間隔2-4周,然上述有2篇研究採納間隔3個月,在間隔時間的選擇上似乎有很大之彈性,由研究者自行選擇?
a.      需考量那些因素以決定再測間隔時間?? 

        (1)記憶效應
        (2)能力是否會產生改變(一般認知能力變化不會很快速)
        (3)臨床可行性

The time interval should be long enough to prevent recall bias, and short enough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have not been changed on the construct to be measured. What an appropriate time interval is, depends on the construct to be measured and the target population. A time interval of about 2 weeks is often considered appropriate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O instruments.(參考莞薈學姊介紹過之: 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checklist)             


由前所知時間需長到可避免記憶效應,但時間也不可長到讓欲測之能力產生了改變。通常再測信度的間隔很少超過六個月,這是為了避免個體漸進的變化反映在評量表現上,而干擾隨機誤差之估計 (參考: Google books: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